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组织Insit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的调查数据,国际学生选择就读专业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热门的商科跟理工科之外,文科和社科类以及艺术类专业所占的比例比前两年有所增长。除STEM所涵盖的专业,其他各个专业的差距逐渐在缩小。这种多元化的趋势与留学生日益理性化的出国计划有关,不再随波逐流,而是根据兴趣爱好来选择。
国际学生选择专业时,更加关注就业因素。44%的国际学生选择入读STEM系列专业,占据了将近一半的比例,这一数字比2014年公布的数据有所上涨。STEM主要包括电子工程,数学与计算机工程,人工智能,统计,物理等专业。这恰巧与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就业数据十分吻合。美国劳工部2014年11月公布的H1B签证资料显示,目前最为热门的工作岗位分别是计算机系统分析师(26%)计算机程序员(12%) 软件开发(11%) 其他计算机类岗位(10%) 会计(4%) 管理分析师(4%) 财务分析师(2%) 电气工程师(2%)。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已经深深影响了国际学生的专业选择。在目前的留学大环境下,国内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一定结合自己的特长以及美国的就业数据,谨慎进行选择。
美国研究生增长速度放缓 但难度不减
相对于申请本科人数的暴增,研究生申请人数从2014年开始出现放缓的节奏。这并不意味国际学生降低了赴美读研的兴趣,从绝对数字看研究生的申请人数逐年在上升。我们应该正视本科阶段出现的申请高潮。在中国,留学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很多学生选择到美国读中学以及大学。作为美国海外第一生源地,中国出现的留学低龄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的教育状况。
本科申请高潮的出现,从长远发展看,必然会在未来的2-3年内形成一波研究生申请的热潮。来自IIE的数字表明,2015年美国本科阶段大约有43万国际学生,研究生的大约有35万左右。IIE的报告还指出了一个问题,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国际生会在完成第一个学位的时候继续攻读更够的学位。现在本科积累的大量国际学生,在2-3年后即将升入研究生,到那个时候,加上从我们国内的申请人数,美国研究生将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
凭借以往的申请经验,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比国内学生拥有的资源和优势更多,不仅仅是语言优势,还有海外学习工作环境。为了缩小与海外学生的差距,为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申请大战做准备,我们建议学生全力以赴准备语言考试,并且努力寻找机会踏出国门见识海外环境。对未来的竞争形势保持清醒的态度,不要盲目乐观认为增速放缓,就可以轻松入读。
中国学生偏爱商科专业
在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中国和越南更钟情于商科专业。从GMAT的考试机构GMAC反馈的信息,MBA与金融、会计三个专业成为留学的大热门专业。一方面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倍受青睐,从而吸引了大量学生就读。另外一方面,美国高校招生政策逐渐在放宽。MBA在申请的时候并不会限制申请人的专业。而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对申请人本科专业的限制越来越少。例如金融专业,很多学校要求掌握核心的数学课还有经济学课程就可以申请,从而吸引了大量理工科的学生转入金融专业,比如麻省理工大学。在会计领域,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以及北卡教堂山两所学校的会计硕士,分别针对没有会计背景和修过少量会计课程的学生,从而为转专业的申请者提供了便利渠道。宽松的招生政策,让很多不满意本科专业的学生,以及想在美就业的学生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伴随大量中国学生涌入商学院,促使商学院的招生条件水涨船高。例如托福成绩,之前很多学校只是要求100分,现在学校已经把标准提高到100分之上。例如综合排名25名的南加大会计专业,录取的国际学生平均托福成绩108分。综合排名33名的罗彻斯特大学会计专业,平均托福成绩也达到了104分。而这两所学校的官方 要求都只有100分。这些细节的变化提示我们的申请者,商科申请中托福成绩尤为重要,不要觉得达到分数线就稳操胜券了。
面试 面试 还是面试
从2013年开始,美国研究生的很多专业在申请中都启动了面试环节。除了常见的商科专业,理工科也会随机抽部分申请人进行面试。进入2016年申请季,面试从一个“可选题”变成了“必答题”,也就是学校要求每位申请人都要提交个人视频。例如商学院的申请人,填写网申时必须先录制个人视频,提交视频后才可以提交网申。而在工学院,布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佐治亚理工大学和里海大学的部分理工科专业,也采用了商学院的方式,要求申请人必须在网申系统里上传个人视频。我们所说的视频,并不是录制编辑之后上传,而是直接进入网申系统在线录制,通俗来讲,就是“直播”给学校看的。说到这里,大家能体会到这个环节的难度了吧。
最新热文推荐:
更多关于GRE考试2015年终盘点及2016备考规划的内容,请关注新东方网GRE频道,也可通过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平台(微信号:GRE-XDF)。
微信号:GRE-XDF
(编辑:马荟)
版权声明:本文系新东方网独家稿件,版权为新东方网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